图片
自古英雄多磨难,从来纨绔少伟男,荣华富贵容易消磨人的意志,沉迷于安乐,变得缺少抱负。而淡泊名利,甘于清贫,则会激起人们的斗志,使之更加坚韧不拔。故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”【原文】:簪缨之士,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;庙堂之士,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。何也?彼以浓艳损志,此以淡泊全真也。【注释】:①、簪(zān)缨:古代官吏的冠饰,这里比喻显达富贵。②、孤寒:指出身低微。③、抗节致忠:坚守节操。致忠:奉献忠诚。致,奉献,献纳。抗节致忠:以高尚的节操,表现出忠烈气概。④、庙堂: 太庙和明堂。⑤、山野之夫:山野村夫,平民百姓。⑥、料事:处理事务,亦特指处理政事。⑦、烛理: 英明治理,明察秋毫。⑨、浓艳:色彩浓重而艳丽,华丽,常代指鲜艳的花朵或浓妆抹的妇女。这里指生活的奢华。⑩、淡泊全真:淡泊: 恬静淡泊,不追名逐利。全真:保全天性。淡泊全真:以清贫保全本性。【译文】:显达富贵的人,常常不如孤苦贫寒的人能够坚守节操奉献忠诚;身居太庙明堂的人,常常不如山野农夫能够明察事理,处理事务合宜。这是为什么呢?是因为前者被生活的奢华舒适麻痹了精神,消磨了心志,后者却由于生活恬淡,对名利不感兴趣,而保全了天性。图片
【感悟】:“簪缨之士,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”,那些为官为宦、享受国家俸禄的人,在国难临头的时候,反而不如那些社会下层的贫寒之人,能以高尚的情操,表现出忠烈气概。功名利禄,往往成为人们心灵的枷锁,消磨一个人的意志,改变一个人的本心。作者在400多年前,有如此敏锐的察觉,真的是令人敬佩。不管时代如何发展,都是如此吧。因为,生活环境优越往往容易消磨人的意志,而长久生活淡定、无意于功名利禄的人,往往能保留完整的天性。“庙堂之士,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”,那些官居高位的人,有时料理事情,还不如山野村夫那样清清白白。这是为什么呢?“何也?彼以浓艳损志,此以淡泊全真也”,是因为平素骄奢安逸的生活,大大地磨损了他们的意志,而恬淡清净保全了山野村夫淳朴的天性。不管是什么时代,处在什么样的阶层,都要铭记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的古训。图片
弘一法师说:“凡是你想控制的,其实都控制了你”,达官显贵,放不下对功名利禄的贪婪,放不下功利之心。淡泊之人,不为金钱功名利禄所累,能拿得起放得下。身居高位的人,常常不如贫寒之士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,达官显贵往往不如山野村夫,活得明白。就像稻盛和夫先生所说,心灵越纯粹,越能看透事物的本质。聪明智慧的人,应该是看透人生的本质,因此,不去争抢,懂的得取舍,明白事理。不争名利,不争权力,不争财富。内心的平和充盈,才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幸福快乐的根源,而那些身外之物都是浮云。读《菜根谭》,细品经典,悟人生智慧,不像那些“簪缨之士”、“庙堂之士”被外物所纠缠,而像“孤寒之子”“山野村夫”不计得失恬淡。守住简单,守住朴素,守住质朴纯真,修得一颗淡泊宁静之心。人生就会有了许多简单快乐。其实,达官显贵还不如山野村夫活得通透活得明白。图片
网图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